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校园文化 -> 正文

暑期三下乡 | 景德镇学院“薪火‘乡’传”队赴北河庄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10 来源:景德镇学院生环学院 阅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倡议。7月2日至4日,团队前往河北省保定市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通过参观学习、拜访采访、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因地制宜提出方案促进乡村发展。

暑期实践活动的首站,团队来到河北省保定市北河庄村,拜访了当地的村委干部,村干部对团队成员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双方能够充分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随后,团队成员对村干部们进行了采访,通过深入的交流。团队了解到当地一所小学里有两个文化遗址。但在交流过程中,发现了这两个文化遗址很少开放。询问原因,村干部说主要是两个原因:随意开放可能会导致文物损坏以及传统式的参观提不起学生们的兴趣。经过双方的讨论,团队决定利用风景园林的专业课程能力,通过实地考察,专门绘制一条非传统式的参观路线图。村干部们听到后纷纷表示高兴与期待。

暑期实践活动的第二站,经由村委干部与校领导的沟通后,团队获得了进出小学的资格。进入塔内后发现,塔内的环境特别好,正值盛夏,花草盛开,树木茂密。所以团队成员们纷纷用所学的植物学知识给在路线图上的植物做植物图鉴并画上生动有趣的涂鸦,如草叶间努力仰着脸的太阳花、浸在雨点里午休的蓝雪花,浮在水盆里晃悠悠的铜钱草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植物知识和动手能力,同时这样的趣味互动让传统路线也有了显而易见的创新。

暑期实践活动的第三站,团队前往穷州博物馆,跟着讲解员的脚步,深入学习了穷州博物馆建筑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和营造技艺。通过实地的考察,团队成员们发现许多文物只是孤零零的被锁在展柜台里面,十分缺乏与参观者的互动性。经过团队成员建议采纳和商讨后,团队决定在尊重文物历史背景的情况下进行创新。例如使用专业课上的粘土捏成缩小版的文物,让学生们可以在不损害文物的基础上触碰到文物;使用初步设计课所学知识为同学们设计并做出文物细节的拼图等。有了这些创新,相信同学们会对穷州博物馆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会更加坚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最后,团队重返北何庄村,把实地考察的结果反馈给村委干部,详细向他们展示团队创新的非传统式参观路线图,并把制作好的缩小版文物粘土和拼图等成品交给村干部们。村委干部对展示成果表示十分的认可和感谢我们为乡村发展做出的贡献。

此次“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在实践中丰富了见识、实践了能力,还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北何庄村的发展。未来,团队将会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