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景德镇学院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昌”响非遗·赣鄱韵律实践服务团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踏上了一段融合“学、研、践”的非凡旅程。他们深入艺术殿堂,寻访匠人足迹,走进童真课堂,以青春之眼探寻非遗根脉,以青春之手接力文化传承,在古老的赣鄱大地奏响了一曲动人的青春韵律。
深入南昌市非遗手工艺术馆,螺钿与掐丝珐琅的极致工艺更带来震撼。薄如蝉翼的螺钿片在匠人指尖被精准裁切、打磨、镶嵌,流光溢彩;柔软的铜丝弯折成繁复纹样,釉料点染后浴火重生为绚丽的珐琅。当成员们亲身体验,才深知毫厘之间的艰难——螺钿易碎,掐丝难匀,每一项炉火纯青的背后,是匠人“择一事,终一生”的孤独坚守。
从馆藏深研汲取智慧,于匠坊求索体悟坚守,到知行合一播撒星火,“昌”响非遗实践团的三下乡足迹,勾勒出一条清晰的青年传承路径。他们让非遗从博物馆展柜走向孩子们的手心,从古老传说变为可触可感的当代实践。当螺钿的微光映亮童真的眼眸,当防溺水知识化为生命的铠甲,非遗的薪火与青春的热望已深深交织。赣鄱大地的非遗韵律,正期待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以智慧与热忱,持续奏响其穿越千年的不朽乐章。
